宁波开展“景观风貌提升”方案征集

发布时间:2025-10-13      截稿时间:2025-10-31      阅读量:869次     
  宁波开展“景观风貌提升”方案征集!看这12个地方将如何“重塑”?涉及“中河工业园、宁波大学、东方理工北、庄桥、柴桥”等....
  刚刚结束的2025年国庆假期余韵未散,宁波却已整装再出发,以不停歇的发展脚步迈向更高质量的未来。
  近期,备受关注的《宁波市景观风貌提升方案征集》项目已在宁波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浙江政府采购网进入资格预审阶段。
  这不仅是简单的绿化美化,更是一项关乎城市形象、文化气质与发展能级的系统性顶层设计,将推动宁波建设成为更大气、更高质量的现代化大都市。
  本次征集将分类开展四类示范片区设计实践:城市更新类重在通过改造激活空间、提升功能活力;历史文化类强调保护与活化并重,促进新老和谐共生;城乡融合类着力衔接城乡风貌,推动功能与景观有机过渡;乡村共富类立足乡土特色,通过农文旅融合实现发展与风貌平衡。
  每类片区均提供3个研究范围,设计单位可择一开展实践。现在,让我们一同聚焦这些具体区域。
  (一)历史文化类示范片区
  历史文化类,以遗产价值的系统性评估为前提,处理好保护、活化与发展的关系,关注历史空间肌理与传统风貌的整体性保护,探索新旧空间和谐共生的设计方法。
  (1)庄桥老街片区
  庄桥老街片区设计范围约1.93平方公里,位于江北区庄桥街道,以庄桥历史地段为核心,是运河连接线上的重要市镇,以历史文化底蕴和市井烟火为特色。
  目前正在片区正在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前期城市更新项目设计和历史风貌建筑调查工作。
  (2)柴桥老街片区
  柴桥老街片区设计范围约5.27平方公里,位于北仑区柴桥街道,片区因桥得名,作为浙东地区最早的商埠之一,柴桥老街历史底蕴深厚,其纵横交错的巷弄肌理与鲜活的市井烟火气交织共存,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魅力。
  (3)五乡老镇片区
  五乡老镇设计范围约0.74平方公里,位于鄞州区五乡镇,是宁波运河聚落的典型代表,其城镇空间格局与水系脉络清晰完整、有机交融,是集中体现宁波独特地域风貌与水乡文化底蕴的空间。
  (二)乡村共富类示范片区
  乡村共富类,立足乡村的生态基底与文化本底,探索以“农文旅”融合等多元化路径促进共同富裕的景观风貌营造模式。
  关注对乡土文化和在地特色的挖掘与利用,处理好人居环境提升与乡土风貌本真性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
  (1)半浦村
  半浦村设计范围约2.86平方公里,位于江北区慈城镇,作为宁波历史文化名村,半浦村坐落于大运河沿线,三面环水,南有“灌浦古渡”,北有慈城古镇,是宁波代表性的渡口古村。
  (2)西坞美丽田园片区(庙后周村)
  庙后周村设计范围约7.04平方公里,位于奉化区西坞街道,坐落于笔架山北麓,三面环水,枫溪穿村而过、甬新河环抱村北。
  作为西坞万亩方农田整治区域内的乡村空间,宜以现有农田整治成果为依托,进一步深化村庄设计,通过系统性提升实现乡村振兴。
  (3)新张俞村
  新张俞村设计范围约2.83平方公里,位于鄞州区姜山镇,是一座以“进士文化”与“耕读传家”传统为精神内核的历史文化名村,村内至今完好保留的明清古建筑群。
  (三)城市更新类示范片区
  城市更新类,重点研究如何在保障安全、完善功能的同时,通过精准、高效的介入方式,活化片区业态、重塑空间活力。
  设计应关注公共空间体系的织补与品质提升,社区文化氛围的营造、城市生态韧性的增强。
  (1)中河工业园更新片区
  中河工业园更新片区规划范围约0.95平方公里,位于鄞州区中河街道,是工业园区向城市功能转型的典型改造项目,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该片区的更新实践可为未来同类型的工业用地改造工业用地功能转换、提供示范样本。
  (2)北欧工业园片区(东方理工大学北)
  北欧工业园片区设计范围约1.44平方公里,位于镇海区蛟川街道,作为宁波重要的外资制造业集聚地与对外交流窗口,聚数十家来自北欧的外资制造业企业。
  随着其南侧东方理工大学的正式落成,园区原有的功能业态及景观风貌,已无法与大学园区的环境相匹配,需加快推进片区功能重塑和整体风貌提升。
  (3)五乡西片区
  五乡西片区设计范围约5.43平方公里,现状以工业为主,具有山环水绕的优越生态基底、以及紧邻东部新城的核心区位优势。
  该片区已纳入“小浃江-五乡西片区”全域整治策划,载着区域功能转型与环境品质提升的重要使命。
  (三)城乡融合类示范片区
  城乡融合类,关注城市与乡村交错地带的风貌协调与空间缝合,重点研究如何实现城乡在功能服务、基础设施及生态景观上的平稳过渡与有机衔接,塑造和谐共融的城乡界面。
  (1)慈城大运河沿线片区
  慈城大运河沿线片区设计范围约1.89平方公里,位于江北区慈城镇,属于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呈现出工业、村社、农田混合分布的复合空间格局,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区域。
  (2)甬江都市农业园片区
  甬江都市农业园片区设计范围约4.8平方公里,位于江北区甬江街道,虽受机场影响开发受限,片区景观风貌较为混杂、亟待整体提升;但区内城郊农旅融合项目已成功开发运营,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
  (3)西店镇湾底片区
  西店镇湾底片区设计范围约5.99平方公里,位于宁海县西店镇,地处象山港沿岸,拥有背山面海的独特自然环境。
  该片区若能实现高质量开发建设,将成为充分展现宁波山海城市风貌特征的典型代表区域。
  既有地区景观风貌提升示范设计片区
  为确保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选取宁波大学主园区作为典型建成区,开展示范性的景观风貌提升设计,设计单元应重点展示范设计与已制定的“既有地区景观风貌提升指引”之间的关系。
  设计范围为宁波大学校区(含本部和西区),总用地面积约1.52平方公里。
  总结点评总体而言,本次设计主要为“构建宁波全市域的景观风貌总体格局”,为核心统筹区域建立明确的风貌管控要求,识别并划定重点管控片区,进而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提升与管控指引。这不仅为后续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风貌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案例,也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景观风貌工作路径。所选区域均具备鲜明的宁波特色与人文价值,通过此次系统性设计,将为这些重点片区制定清晰的景观风貌蓝图,并推动后续实质性建设行动的展开。
  内容参考来源:市公共资源交易网、西范里、网络等;

  本篇仅为学习交流;

https://mp.weixin.qq.com/s/QD8RaPzQtQ3B42Qnmlwx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