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辽宁省“创新杯”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业余组入围作品网络评选

发布时间:2020-08-06      阅读量:14428次     

  2020辽宁省“创新杯”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业余组入围作品公示!首先恭喜以下十三个作品入围业余组决赛,同时业余组作品网络评选工作正式启动,快来为你喜欢的作品投票吧!
  投票截止日期8月15日23:00
  1号作品:
  “虎头雕”垂直起降舰载机
  作品简介:
  我国是个海洋贸易、能源进口大国,我们的海防、贸易和能源安全等需要海军保障,所以要研发一种能在军舰上垂直起降的舰载机在全球为我们商船护航。“虎头雕”垂直舰载机采用嵌套升力风扇实现垂直起降,起飞时燃料消耗少,载重量大,对甲板无烧蚀,可在航母或军舰上垂直起降。它能携带2枚大型反舰导弹,4个副油箱,若干空空和空地导弹,可为将来遍布各大洋的我国海军护航编队承担防空、对海对陆打击和反潜、反海盗及救援等任务。
  2号作品:
  追梦者
  作品简介:
  该机将会承担航母编队攻势防空、防御性防空、对海对陆打击等任务。该机具备隐形、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能力、超级信息优势这四个特点,并且在现有第五代战机的基础上,进行根本性的突破,并且提升第五代航空发动机的使用以及低可侦测性技术全面运用,高机动性、先进航电系统、高度集成计算机网络,优异的战场状况感知能力以及信息融合能力。特别的,它的容易维护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对发动机与隐身、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和后勤保障的重大改进,将机动性、敏捷性、飞行性能、隐身性、信息融合、更好的态势感知和能够网络作战等完全结合,使它趋于完美。
  3号作品:
  第六代舰载电子干扰战斗机
  作品简介:
  根据未来的国际军事发展,我们团队设计的这架舰载机以第四代歼-15为模板,可以对舰载机的性能进行多用途开发。对其航母起降、隐身性能、战斗性能进行了多方面的改善,并在其电子干扰方面进行添加创新,增强歼15的多用途性能以及整体战斗能力,以此弥补中国航母舰载机数量较少的弊端,增强整体战斗实力,以达到增强我国航母的战斗力,满足未来的军事需求。
  4号作品:
  空刺舰载战斗机
  作品简介:
  本机采用飞翼布局且进气口位于机身上方,保留机腹曲面光滑度,减小飞行阻力的同时增强隐身性能。采用无尾翼,后掠翼设计。后掠角23°,高速俯冲性能强悍。尾喷口采用二维锥形喷口,可以降低喷口气体温度,做到红外隐身。将武器系统全部内置,机身喷涂隐身材料。机翼设计成成可折叠,采用双轴旋转折叠机构,且为了避免结构干涉和保证机翼的气动外形不变,本机使用随动口盖。采用单发双进气道单尾喷口设计。
  5号作品:
  ‘捕食者’舰载机
  作品简介:
  捕食者舰载机不仅可以在航线上通过雷达进行监控周围海域的情况,在遇到不可避免的突发性障碍物时,通过机身自带的自主计算系统,提前做出应对,提高驾驶员和舰载机的安全性。且其机身内部具有大容量储存非致命性、致命性载荷。其较大的推动装置,可以让舰载机在较大的承载情况下仍可以维持较高的飞行速率。且更长的翼展可以保证飞机飞行的稳定性,未来舰载机为了适应军事需求和作战环境,机翼为可折叠式以减少在航母上停放所占用的空间。这在未来可能存在的空战、演练活动中具有了极大的优势。
  6号作品:
  “风筝”舰载无人战斗机
  作品简介:
  现如今随着5G的普及,远程遥控作业实现可能。也许在将来6G、7G甚至8G…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快,未来远程遥控作业或将成为常态。随着我国量子通信越来越成熟,也许在将来能够实现高速移动网络与量子通信结合,再与战机结合,打造信息安全可远程遥控作业战机,进而搭建一套完整的卫星-地面基站-航母舰群-各战机的体系。本团队设计一无人舰载机——“风筝”,具有高速、高机动性等特点的同时,小巧节省航母空间。
  7号作品:
  “镇海”一号舰载机
  作品简介:
  我们设计的“镇海”一号舰载机的出发点是作为我国的第四代舰载机“歼15”的后继机型。其是一款单座双发型的第五代航母舰载机,采用了三角翼型,与传统机型相比,其增加了鸭翼,取消了尾翼,将垂尾外移至机翼两端,整体采用了翼身融合的设计理念。这些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和隐身战机的设计要求,增强了机动型的同时保证了隐身性。战机采用三元矢量发动机,起降方式采用电磁弹射技术。
  8号作品:
  “空鹰”高性能舰载
  作品简介:
  “空鹰”高性能舰载机秉承着高机动、全天候、起降要求低、作战半径大、载弹量多、隐身性能高的设计理念,它将会全面提升海军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其主要创新点如下:1.垂直起降2.折叠式机翼3.无垂尾设计4.封闭式旋转弹仓5.串联式三翼面气动布局6.高机动性7.人工智能操控系统8.全域作战9.高度隐身10.超音速巡航。
  9号作品:
  机载激光战斗机
  作品简介:
  该六代舰载战斗机采用了无人无垂尾前掠翼设计,隐身性能优异,失速速度小,通过矢量推进增加飞机的可操控性,机身前部搭载的激光武器除击毁来袭导弹和战斗机外还可以有效应对高超声速武器和蜂群无人机。喷气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对鸭翼和机身内部的电容供电,电容向激光器放电,产生激光脉冲。起飞前由地面设备向电容充电,电容供电电机,可以获得额外推力,缩短起飞距离。机腹内置的弹仓可以容纳两枚空空导弹,以应对超视距空战。
  10号作品:
  “凌云”号舰载战斗机
  作品简介: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双航母时代,舰载机作为决定航空母舰作战能力的关键性因素,能否进一步研制出具有执行空战以及对敌进行地(海)攻击等不同战斗任务的舰载机,对于我国显著改善航母编队的战场环境适应性以及使用灵活性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此,我们团队设计的“凌云”号舰载机定位于第五代战斗机,出发点是作为第四代舰载机“歼15”的后继机型,其可以承担逐行编队防空、夺取制空权、突击敌方海上和陆上目标等多种作战任务。
  11号作品:
  “狮龙”多功能舰载机
  作品简介:
  根据甲板空间较小的原因,我们采用可折叠机翼,在甲板上停放时,可有效的节省空间,以停放更多飞机。采用隐身设计,并且将弹仓内置,取消垂尾,以提升隐身性能。航母上跑道较短,为实现短距起降,我们设计了长条形机翼。“狮龙”多功能舰载机既可以作为战斗机夺取制空权,对敌方飞机进行歼灭;也可外挂炸弹,进行远程打击和轰炸;并且可作为电子干扰机,负责对各种目标进行电子干扰破坏。
  12号作品:
  雷霆泰坦——前瞻第六代舰载战斗机的业余组设计模型
  作品简介:
  “雷霆泰坦”作为第六代舰载战斗机的一种,其能够实现在各种环境下作战,机内各系统由总计算机系统主控所有测试资源,采取了终端主控制,人工辅助控制,AI风险控制的“三控”体系。由4台超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提供动力,机头处可实现打开与闭合,打开时可发出携带定向巨大能量的高亮度强激光束对作战目标实现打击或摧毁。可承担航母编队攻势防空、防御性防空、对海对陆打击等诸多项重大任务。
  13号作品:
  变掠翼舰载战斗机—“徽”
  作品简介:
  变掠翼舰载战斗机不仅可以解决不同设计点气动布局的矛盾、改善飞行器的多功能性,还可以缩短跑道起飞距离、增大航程并且提高其经济效益和作战功能。除此之外,其具备多种世界前沿的装备与技术,飞机的上置进气道使得机身的宽度大幅度减小,提高了自身的高速性能;电子对抗吊舱使其具备一定的电子对抗能力,避免地对空导弹的袭击;多种导弹配合装备,使其可以应对多种环境下的空战,执行多方面的任务极大的增加了其实用性。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www.sohu.com/a/211297115_80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