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霍普杯二等奖:墙垣 桥趣——为贫民窟打开一扇窗

发布时间:2020-02-05      阅读量:9538次     
  2019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由来自沈阳建筑大学的杨柳、聂立力、魏赫怡、胡锦珊同学
  以作品《墙垣桥趣》
  获得二等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墙垣桥趣》的深度解读吧!▽墙垣桥趣
  —
  题目解读
  此次竞赛的题目主旨是创造“乐活”空间,我们对乐活空间的解读更多在于关注它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与持续吸引人们参与建设的成长过程。塑造“乐活空间”,可以挖掘所选场地的矛盾并结合当地文化特色,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将自下而上的设计理念贯彻在当地居民共建共治的过程中。我们所要做的是通过设计改善场地微环境,引导人们参与进来,在人与物的共同成长过程中缓解消极现象,为地区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基于这个想法,我们把场地选择在里约某贫民窟与城市的交界处,希望通过设计某些微环境引导贫民窟孩子参与进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去”,融入城市,并获得更多的希望。
  效果图©杨柳、聂立力、魏赫怡、胡锦珊
  —
  设计说明
  由于政策和历史遗留问题,里约热内卢的山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贫民窟,长期被暴力、混沌、穷困充斥,逐渐被整个社会边缘化。某些贫民窟和大都市只有几道墙或一条绿化带之隔。我们希望通过一个简易搭接的木构装置来打破隔离,基于共同的语言和文化——音乐、舞蹈、足球等,为不同生活环境里的人们搭起可以互相理解和沟通的平台。并希望通过这个装置吸引人们参与进来,装置在人们参与过程中由居民们不断完善,居民的活动也随之更加丰富,吸引的人也随之增加。渐渐的,两个“不同世界”中的居民在自己参与的过程中慢慢交融了起来,这个过程中激发了更多的活力。
  —
  历史背景
  贫民窟现状©杨柳、聂立力、魏赫怡、胡锦珊
  贫民窟长期给人的印象是贫穷、混乱、犯罪横行,因此更加被整个巴西政府和社会隔离,人们谈贫民窟色变。在这里绝大多数的贫民窟被隔绝在城市之外,座落在里约周边的山脚与山坡上。贫民窟外的人总是认为贫民窟里的每一个人都与犯罪相关,人们首先因为住在贫民窟而被社会歧视,其次才是因为其他因素,贫民窟之中的多数居民其实只是想要勤勤恳恳工作、渴望和平的普通人。而里约奥运会之前,巴西政府为了城市形象,建墙将贫民窟隔离开来,更加具了这种割裂感。
  建墙活动©杨柳、聂立力、魏赫怡、胡锦珊
  诚然,贫民窟的存在作为一个区域过度城市化的后果,应该针对劳动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根源性调整,但作为城市人居环境的推动者和建设者,建筑师应尽可能为失落的空间创造良好的改善甚至再生的土壤。贫民窟的居民需要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真实状态,得到社会的关注;同时他们也需要一个学习平台,打破“边缘人”的固有生存状态。
  目前已经有某些公益运动在贫民窟展开,组织者通过音乐巴西剧等文化手段引导贫民窟的孩子们,提高其文化水平。我们以此为基础,将我们所设计的游戏场所与公益以及居民生活融合起来,为“乐活空间”赋予更深层含义。—
  基地分析
  区位分析©杨柳、聂立力、魏赫怡、胡锦珊
  选地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处城市和贫民窟之间的隔离带中。绝大多贫民窟座落在里约重多山的山脚与山坡上,自然条件优越,但因为被隔离开来,无法融入城市,民生问题突出,隔离带的两端是两个世界,一个是贫穷暴力的世界,一个是美好安宁的世界。
  基地空间形态©杨柳、聂立力、魏赫怡、胡锦珊
  隔离带卫星图©杨柳、聂立力、魏赫怡、胡锦珊
  墙的一侧是由政府规划的规整的城区,另一侧是山脚上的自由生长的贫民窟,以宽约四五十米的坡地隔离开来,两种不同肌理的空间形态如何消除之间的隔阂更好的融合呢?我们选择保留场地原本肌理和形态,整合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要素,塑造某些联系双边的要素,将这种隔离的状态打破。我们希望通过设计来引导孩子首先参与进来,以孩子的天真烂漫唤醒更多人对于善的渴望。环境的设计唤起居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反过来带动该地区的良性发展,以触媒的方式为这个充斥着冷漠与暴力的边缘地带注入一剂活力。建筑也以一种慢生长的状态潜移默化地改善这种割裂的状态。
  要素整合
  历史要素:里约山腰上的贫民窟被“建墙活动”隔离开来,贫民窟的孩子生活在暴力、失落的氛围中,我们希望建立“桥梁”系统来减弱城市和贫民窟之间的隔阂,为孩子们提供乐活空间。
  文化要素:以巴西传统音乐和足球等活动作为一种文化媒介,为没有话语权的贫民窟居民发声,孩子们在“桥梁”上公开表演、比赛,引领观众起舞,凝聚了人们内心的温暖力量,也为城市提供一个了解贫民窟真实面貌的平台。
  自然环境要素:巴西地处热带,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资源丰厚。我们希望取当地木料,为孩子们在隔离带搭接一片属于他们的场所。木材的易拆卸性也为实现该愿望提供了可能性。
  桥的功能是多元的,人们的交融也是多样的
  在隔离带建立“桥梁”系统,两个世界不再是如此遥不可及。打破的不仅是现实中的墙,也是打破思想的“墙”。在参与进来的过程中,他们相互了解,互相接纳,最终领悟到所谓的两个世界其实是同一个世界。—
  设计概念
  概念实现
  我们提出了球场加沟通桥梁的想法,并希望将其做为一种空间模式,吸引人们参与进来,并在人们参与中干预人们的行为,来探讨可能改善贫民窟问题的方案。最终,我们决定以一种非建筑形式化的构想为出发点,我们所做的“桥梁”称之为木构装置更好,他的核心在于装置完善并丰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们参与进来并获得快乐的过程。
  檐下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方案探讨过程中曾提出过墙的组织方式来激发活力,但考虑到该地区的特殊性,封闭的空间可能会变成“犯罪空间”,所以我们不妨将其完全打开。我们选用了当地极易获取的优良木材,用较粗壮的木材交错搭接起稳固的支撑,上架龙骨作为球场,同时为下边遮阳,而下边的缓坡用作活动场地。我们希望它是从场地“生长”出来的,环境与空间是一体的;同时希望人在我们的空间中感受到亲切的自然,边界的模糊化将更好地使之与自然环境融合;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最大程度的吸引人们的参与,在共建与共治中消解隔阂,创造更多的“乐活”。
  —
  公众参与与环境演变
  居民参与并主导的环境设计
  我们的构想是以引导贫民窟居民自己“走出去”为出发点,桥由贫民窟居民建造,所带来的空间活力也是由他们激发。“桥”在服务于贫民窟居民的过程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不断更新改造功能空间,他们使用的过程是激发快乐的过程,也是使得城市与贫民窟相交融的过程。它可以是贫民窟孩子融入城市的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人们对贫民窟看法改变的一些经历。最终,我们希望在在引导人们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发地慢慢改变这种隔阂的状态,贫民窟的居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我并改观城市那边对他们的印象,使外边的世界能更充分地了解他们,接纳他们。最终距离感将慢慢消解,如荒原般的隔离带也会转变成城市中的活力带。
  顺着这种思路,我们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空间行为模式,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此。我们希望所设想的功能空间可以有效的地服务于现有公益活动,更希望当地居民能自主创造出更适合他们的使用方式。建筑功能在不断的更新完善后才能有顽强的适应性并激发更多的可能性;灵活的使用功能,使人们在其中的活动也会越来日常化,贫民窟居民走出去的过程随之日趋自然。
  功能空间的多样化与参与性
  在坡地上我们提出了几种行为模式,孩子们可以玩滑梯、攀岩、在木桩中玩耍、坐在坡地上休息,除此之外孩子们还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空间进行改造,探寻更适合他们的使用要求。贫民窟和城市的隔离墙并不是被完全推倒,而是有所保留的突破,有一些活动可以依托于墙体展开,可以在墙上涂鸦,也可以用墙作为背景做一个小舞台,让孩子们展现他们的才华,还可以做影片的放映幕。这些同样是吸引城市那边孩子们参与进来的手段。在缓坡或平地上做灵活空间,不必特意界定空间性质,让这个空间多样化,适用于两边孩子们多种多样的玩耍,使得他们在一起玩耍中逐渐化解隔阂。逐渐地,将使城市的孩子对贫民窟不再抱有偏见,同时让贫民窟的孩子有机会融入外边的世界。通过微环境的设计来影响孩子,通过孩子们逐渐扩大影响的范围,最终,将为双边的融合提供一些有力的帮助。
  —
  结构与生成
  节点生成
  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稳固的木结构搭接模式:让四根接地的木材彼此相错,在四根错开的空隙中插入一根连结的横木和一根连结的纵木,在两对两根错开的木材之间再插入两根横木和两根纵木,一共插入三根横木和三根纵木,这时用粗麻绳等一系列固定手段,将这四根接地的木材和三根横木三根纵木牢牢的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基本的节点单元;如果用稍长一些的横木和纵木,那么就可以让这样的基本单元复制出一些组合;整个装置就可以适应于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基地,在其他区域就可以因地制宜找到合适的组合模式,但是基本单元不应该过少,过少时会影响结构稳定性,这样的基本单元对基地的适应性较强,对于装置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所以在贫民窟和城市的隔离带中,可用一种基本模式在其中做形态的变化,满足发展的需求。当地木材资源丰富加之木材质量优异,使这种木结构可行并易于实现,并且这种木结构也可以根据场地坡度做灵活性的调整,有良好的适应性。
  形体生成
  实质上我们仅仅想要创造一个类似于桥梁的结构空间,上层是足球场,下层是遮阳的灵活性活动空间,这样一个结构就像是把普通的梁柱结构做一个变形,在我们想要创造的空间感受基础上,使结构看起来更优雅合理,不论是斜向的柱子,还是悬挑出来的结构,既满足了空间使用要求,又使结构的受力合理。使贫民窟和城市之间的“桥梁”,既适应于当地的环境与气候,又具有自己的特色。
  —
  对城市的影响
  通过桥的联系,将快乐传递到两边,促进融合
  这座桥,我们所希望它不仅承担起功能上的活动场,同时它也是城市中的视景节点。隔离带的两边的人透过桥望向对方时,桥上桥下所发生的活动也将感染到他们。因而使得如天堑般的隔离带将不在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它将逐渐转变成促进双方联系交流的纽带,人们所能体会到将会是蓬勃的活力与温暖的人情。无论是视线关系还是功能上的联通,我们的目的都是带动人们的参与,引导居民自下而上地去为城市创造更多乐活的要素与空间。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是研究了某些特定坡地上的可能性,并没有完善地落实到多维空间组织上去,也没有探究单体形式在隔离带上多个“点”的建构方式与针对隔离带的线性维度的方案。仅仅针对隔离带上某些缓坡做了一个“点”,希望这个“点”的设计为这一片区域带来活力。但这项设计不应停止于一个或几个点状要素,它最终应该是面向城市的点线面综合的设计,是吸引两边民众更广泛地参与进来,为城市创造更多活力的设计。在此,我们仅设想了一下在未来这将对于城市中人们行为动线的积极影响。
  之前,隔离墙将贫民窟与城市割裂,除必须的过往外,“两个世界”的人们在各自的场所中活动,隔阂愈演愈烈
  设计改造之后,置入的“桥”打开了隔离墙,联系起“两个世界”的人们,使双方逐渐融合,激发双边更多的活力
  —
  结语
  通过这次竞赛的锻炼,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一个建筑不应该只是关注它的形式、短期经济效益以及自身的合理使用。更深层次的也有承担起它的社会责任性,对城市环境的积极效应等,更为重要的是将关注点重新回到对人的思考。同时这次竞赛也极大地锻炼提高了我们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更加关注如何系统性地解决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感谢UED搭建了霍普杯这样优秀的平台,给了我们一次和同龄人交流的机会,祝愿霍普杯越办越好。
  巡展
  霍普杯高校巡展正在火热进行中,想要足不出校看展览?想要为多彩的校园生活增添一股清泉?霍普杯获奖作品巡展期待走进你的校园,走到每一个学子的身边!
  联系方式:《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联系人:刘春月电话:18600687310邮箱:liuchunyue uedmagazine.net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中间建筑艺术家工坊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