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杯” 2019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决赛名单及入围奖揭晓

发布时间:2019-11-25      阅读量:9951次     
  
  由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办的“基准杯”2019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从9月正式启动以来,共收到238个国内外知名院校、1904位选手参赛的402件作品。
  通过组委会以及6位评委公正而专业的认真评审,共有12件作品进入最终决赛,30件作品荣获入围奖,进入决赛的设计团队将于11月23-24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进行最终答辩。
  大多数城市依水而建。一个城市的河流、湖泊、海洋往往与城市精神相连。就如我们提到塞纳河,会自然联想到塞纳河畔的浪漫;提到上海,会联想到黄埔江边的繁华;提到巴塞罗那,会联想地中海岸的灿烂……我们通过一个城市的水岸,看到这个城市的气质。
  但在如今整个世界建筑风格趋同的浪潮下,如何通过建筑反应不同城市的特质,体现不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映射不同城市独有的文化,成为建筑师思考的方向。建筑的在地性需要建筑师通过对城市文化的独特见解传递给城市的居民以及外来的游客。
  当然,艺术也是人们了解城市的途径,它更直接的反应着居住在不同城市中人群的文化观念、思想脉络。这次竞赛我们希望参赛选手以城市为背景,通过一座坐落于城市水岸的艺术空间,反应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生活方式,同时传达出不同城市的城市气质;同时,这座艺术空间也是市民及游客感受城市的媒介,是承载带有城市特质故事发生的容器。
  设计内容——城市水岸艺术空间
  •参赛者选择一个城市(世界任意区域城市)的滨水区。场地需包含部分水域及水岸景观,建筑物及其景观应具有统一性,整体考虑。
  •所选择场地应真实存在,建筑及景观应反映其所在地历史、文化及气象等条件。
  •艺术空间应满足市民日常文化生活所需,功能可包含但不限于室内展厅、咖啡厅、美食中心、影院、户外展厅等。建议建筑面积不小于8000平方米,参赛者可以根据所选城市及基地实际情况任意调整面积大小。
  •方案应体现当地文化属性,符合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突出城市特色。
  决赛名单
  作品名称:织木.宁德水岸工艺馆
  作者:康善之
  作品说明:
  设计尝试以一个水岸艺术空间反应宁德独有的历史文化,展示大黄鱼之乡的滨水生活以及珍贵而式微的编木工艺。宁德地区的编木拱桥是一个独特的桥梁品类,工匠借助精巧的编木法,用标准木构件实现了大跨拱结构的搭建。这种初见于北宋的编木工艺根据浙闽地区的水系特质与船运需求演化出了独有而精美的结构,在宁德一带的桥匠世家中祖辈流传了下来,但在现代技术的冲击之下这种工艺已日渐式微。设计将为这些桥匠提供一个传承展示编木技艺的场所,并结合现代材料和技术对编木结构进行转译重构,将其建筑化并运用在滨水公共艺术空间的营造之中。设计选址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水岸的旅游区,结合本土特色渔猎产业,在编木工艺展陈的基础上,打造以体验为核心的复合型城市水岸艺术空间,同时,以浙闽板苗编木结构的当代转译使建筑本身也成为这座闽地城市独有的工艺展品。
  作品名称:南都繁会
  作者:孙康徐怡然
  作品说明: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山水城林”的城市格局从古代画卷到今日都市一直演变。如今南京城内的新老都市并置的场景呈现出一种多个时代的山水城林共存的场景,尤其是南京古城墙和玄武湖等承载历史记忆的要素同样具有当下的生活意义,这里是南京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场所,也是外来游客对南京城的直接印象。它们唤起了居民的各种生活回忆,也给其他城市的游客带来强烈的文化冲击。我们选择城墙解放门-太平门之间靠近玄武湖侧的一个地段,该地段是沿湖唯一对外开放并展现城墙内部空间的部分,我们试图通过对这一空间的重新设计,塑造出新时代的城墙景观。建筑表皮可展开的艺术空间,将新旧交融、山水城林的城市特点并置并联系。建筑本身长100米,其100米表皮展开后形成100-200米的新的尺度,描绘出新城不同环境下的南京城墙边的水岸画卷。
  建筑的功能从山水城林出发,基于玄武湖边日常丰富的活动和可能的游客的活动,形成包含容纳各类活动的空间,并展示了南京城市的文化和市民的记忆。
  作品名称:失落空间的重生(苏州阳澄湖老船厂改造)
  作者:吴家妮张斯曼
  作品说明:
  改造的船厂位于苏州阳澄湖镇美人腿,距离阳澄湖主景区约10min车程。船厂西靠佃泾河,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工厂目前已经废弃,整个场地缺乏生机。此次改造的目标是唤醒该区域活力。因此,在改造过程中,我们选取借鉴灯塔与船帆的意向,旨在为附近居民与游客带来温暖与回忆。为达到效果,建筑表皮采用膜结构,骨架与厂房结构相互脱离。内部设计则尽量维持原本工厂的氛围,可移动的单元模块将适应多种使用模式,以满足更多需求。
  作品名称:艺术岛计划——百年大港的艺术复兴
  作者:成实宋杨
  作品说明:
  青岛作为中国著名的港口城市,有着独特的城市气质。自1901年青岛设立大港港区至今已有百年,这座百年港口承载着几代老青岛人的珍贵记忆,但伴随城市的发展,大港逐渐失去其产业优势。在国家政府的宏观规划下,未来的大港将转型为一个集文化创意、国际交流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型开发区。
  在此背景下,本方案深入挖掘青岛百年港口的城市特质,利用大港港口现存的废旧海上作业平台,通过旧平台拼装组合以及合理的功能置换,使其重生为一座滨水生态艺术岛屿,变成未来青岛大港开发区陆地的延伸。我们将废旧的海上平台进行调研分类,总结出多种类型,根据其形态和空间尺度,将室内展厅、咖啡厅、美食中心、影院、户外展厅、跑道、体育健身中心、城市公园、空中缆车、海洋世界、潜水休闲等符合青岛居民习惯的多种日常文化生活与废旧平台进行功能置换,调整各功能间的组织关系,将它们转化为供市民和游客参观的文化设施,并利用植物的多样性来实现海上平台的生态环境提升,妥善处理海上平台与环境的关系,最终使这个废旧海上平台的集合体完成经济、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再生,逐渐演变为一座滨水生态艺术岛屿。
  我们选择保持其骨架,尊重原有的工业特色,以一种弥补再生的建筑逻辑完成此次海上平台集合体的设计;同时在设计中体现出岛城居民的生活方式,反映青岛的文化、历史、生活方式,同时传达出独特的城市气质。这座滨水生态艺术岛屿是市民及游客感受青岛的媒介,是承载带有青岛特质故事发生的容器。
  作品名称:衔河记:大运河畔艺术综合体设计
  作者:吴韶集
  作品说明:
  本设计场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浙东运河畔的高桥镇,浙东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延申,在历史上承载着重要的交通功能,也催生了一批类似高桥镇这样的水镇。
  伴随着运河被诸如高速公路等更先进的运输方式的取代,运河失去了其功能;而随着宁波城市的扩张,昔日独立的高桥镇已经被地铁连接起来,被纳入了市区的范围,运河反而阻碍了两岸的交通联络。就这样,昔日作为通途的运河反而成为了今日的障碍。面对着这样的状况,我认为将艺术功能置入运河两岸存在着能够将运河沿线的空间由消极转变为积极的可能性。
  在对场地进行研究之后,我发现沿岸分布着10座大小功能不一的庙宇,这些庙宇的神灵与运河息息相关,也在居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两岸的百姓至今仍对其十分虔诚,很多时候跨越运河的目的就是为了去供奉神灵。因此对居民和神庙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并利用墙这一空间要素将两岸的10座庙宇串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张衔接运河两岸的网络,而后在这一网络的基础上生长出诸如展览、服务、剧场、休憩等多样化的功能空间。
  我希望通过这个设计能够使得昔日的通途、今日的壁垒再度焕发出活力,这也就是这出“衔河记”的目的所在。
  作品名称:结城络河
  作者:许乐林晓文
  作品说明:
  21世纪大城市无休止向外发展扩张而占用越来越多的土地,然而城市空间却松散广漠,济南也如此。基于济南即将往北扩张,欲实现携黄河发展的时政背景,我们以此为切入点,经过调研,发现黄河济南段存在诸多的城市问题,两岸居民由于交通发展慢,硬件设施落后、地理生态等原因,存在着明显的心理落差,黄河犹如一条巨大的鸿沟将城市断裂开来。由此,我们拟定在矛盾尤为尖锐的洛口浮桥片区建造一座结合交通、农业科普、幼儿活动、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城市交流场所,以“结”为概念,提炼其交织流动的特性及对未来美好希冀的精神内涵,创造交流空间以将黄河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拉近两岸的距离,定义新型与河共存的生活方式,将城市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品名称:COASTLINE CALLERY——高密度城区背景下空间复合利用研究
  作者:付久扬胡珺
  作品说明:
  1、场地选择:项目选址位于澳门半岛西部内港。内港片区曾是澳门历史最悠久,最具特色的商业区。但随着澳门产业重心转向博彩旅游业,澳门人口中心向外港转移,内港逐渐成为了城市边缘区。现在内港面临着城市公共空间匮乏,传统商业衰退,汛期洪涝灾害严重,土地权属复杂导致的城市更新困难等多项城市问题。
  2、概念生成:大部分社会要素会在“点”上聚集,并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形成轴。“轴”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吸引力,将资源集中在“点”上,并通过产品、信息、技术和人员等媒介向周边区域辐射,形成良性循环。内港原有以市集为主的沿海轴线随着码头仓库的建立以及区域衰落而消失,我们希望重新恢复内港沿海轴线,通过该轴线将内港现有的重要街道与节点联系起来,并植入新的节点,为内港重新注入发展活力。
  3、方案设计:方案具体位置为内港滨海仓储区,我们通过提取内港现有建筑与街道的空间形态,以居民及游客为主要服务对象设定部分功能,将传统空间形态与预设功能相耦合,形成商业模块、公共设施模块与防洪模块,植入滨海长廊中,创造居民与游客共享的乐活空间。
  作品名称:Reboot,Eco-Industry 4.0——重启,生态工业4.0时代
  作者:邵婧沈令逸
  作品说明:
  工业化的变革和社会的不断推进,一个工业城市将如何转变成生态城市是我们这次设计的重点。北九州作为工业城市,在1900年是日本四大工业带之一,在1960年环境危机到达了顶峰。随着产业升级与环境压力,北九州开始城市转型,新兴的环境经济成为北九州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如何利用新的生态产业转型解决城市空心化问题,展现城市文化气质也是需要思考的必要条件。
  设计选址于门司旧港口,在大贸易时代多国商船在这里停泊,多年后又成为了北九州的重要端点。铁路展现着城市贸易循环的轨迹,锚固工业时代的固有物质留存,展现北九州的生态-工业特质以及未来的发展文脉精神,意在成为北九州市的生态展示窗口。采用全区模块化的方式,利用鱼群算法,对污染进行主动净化的同时,提供丰富多变的城市活动空间。
  作品名称:忆古泉·涌新生—泉文化复兴背景下的泉池空间模块化重塑
  作者:李鹿马虎
  作品说明:
  水岸空间承载着城市的特质与故事,但许多城市的水岸设计尚未将其特色表现出来。故最需要进行具有城市特质的水岸空间设计的地方,往往是那些本身有着良好的水岸资源,但是并没有发挥出最大功能的城市。我们需要找到城市水岸空间的现状和问题,完成促进城市特质显现的城市水岸文化之复兴。于是我们把设计对象转移到了济南市,济南有着泉城的美誉,老城区内有众多泉脉,形成了城市水岸。但近年来泉水文化渐失,粗暴发展使“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场景不再,我们希望通过水岸空间的设计将济南的泉水文化复兴。
  要找到城市最特殊的底蕴,一定要从经过历史变迁留下来的珍贵遗物入手,我们结合济南的老照片和名著《老残游记》,发现济南人有浓重的以泉水烹茶的茶楼文化,而在品茶的这个过程中又包含了济南传统的曲艺、美术、观光等方面,所以我们的水岸艺术空间是以茶艺术形成创意增长点,辐射创意影响力。
  我们以泉池为意象,整理了济南的三十个主要泉池的空间组成,归纳出了三种最普遍的泉池空间,它们可以用同一种模块的排列组合重塑。于是我们希望通过这种3mx3mx3m的模块去形成泉池水岸空间的空间单元,并在场地中使多个泉池的空间单元体相互连接,形成整体,真正融于水岸。
  作品名称:极
  作者:王健弛
  作品说明:
  青岛是一个自带“水”属性的一座城市,青岛滨海宜居的环境也是这个城市独有的特色,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在部分沿海地域的城市天际线并不是很高,几乎沿着远处山体的变化而顺应改变。我认为,虽然青岛是个宜居的城市,可能大多人所想到的任何事物都离不开“老年”这一层面。但是在我眼里更吸引人们的地方在于它的活力与包容性。此次设计的出发点在于强调水平向的延展,结合“山”“水”的意向,进行的体块形体推敲。而建筑特点又展现了人们在不同活动空间的不同感受,和空间与空间之间虚无而又紧密的联系。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深处在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运动也随之而来。建筑既是美学观念的表达,也是形象、价值和力量的体现,过去我认定有无重力的物体存在,而现在我已经可以确信建筑就是无重力的,是可以飘浮的。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风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作品名称:源Fountainhead
  作者:于雷朱勇杰
  作品说明:
  晋阳湖,为一电厂建厂时配套的人工凉水池,现经太原市的重新规划,即将成为新的晋阳湖公园,为新的城市公共绿地中心。同时周边的风土民居也即将遭到拆迁——为缓解城市的拥堵问题,太原亟需在其附近建立新的经济中心以分散压力。然而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整个煤炭行业在21世纪遭遇了寒潮,以及如今山西经济增长的缓慢与衰退,和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这些因素让人不得不思考,如果以一座建筑纪念它曾经在化石能源时代的辉煌,应当是怎样的形式和功能。“源”是一个富有纪念性意义的建筑,它预示着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交替,是城市演化的产物。山西曾经为我国的资源大省,工业立城,矿产开采为当时人们的时代记忆。而化石能源曾经的存在形态为植物,人类在开采它们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的地下矿洞。因此我们抽取了树木的竖向线条作为建筑的支撑,而地下的矿洞则被反转为空间,并采用洁净能源来作为“源”的出发点。
  作品名称:渔坊
  作者:顾家溪
  作品说明:
  场地选址于韩国釜山市区中心附近的影岛上,原先为内港渔船停泊的地方。
  艺术中心以釜山特色的海洋渔民文化为核心,在拥挤的市区之中创造一个使人亲近自然,开展活动的场所。
  渔坊曾经是当地的渔业协同机构。釜山渔民进行的民俗活动:左水营渔坊戏这样一个歌舞活动就是再现了拉网捕鱼的场景,其间以渔网为主要道具。由此以渔坊戏的演出舞台为中心,通过网材料分割空间。在室外形成一片高低起伏的网膜结构,开敞的网下是市民和民俗活动进行的场所。网结构延伸进室内,通过搭接在原来厂房的框架上形成丰富多样的展览与剧场艺术空间。水面上则将渔船的图形进行翻转,栈道包围的水池承载了一系列公共活动,使得室外空间的体验别样丰富。
  入围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