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宣传水环境生态知识,激发学生对水环境的热爱,以及对水生态环境的研究兴趣,增进不同领域青年群体对水生态科学及生态保护的认知,现举办“第一届“水韵墨香·海河”天津高校大学生原创设计大赛”。本届赛事以海河生态环保为主题,鼓励通过艺术创作深化水环境生态认知,展现水生态、水生生物学科特色,同时提升公众对水环境生态的关注度。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参赛对象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学生
主办单位
水产生态与养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天津农学院)
承办单位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水族科学系
作品类型要求
作品征集类型共分四类:水生生物手绘作品、水生态、水产文化主题海报设计作品、水生动物IP形象(表情包)设计作品、水生态环保科普漫画作品。详情如下:
(一)水生生物手绘作品
该类别所绘制的生物需为水生生物,例如:鱼类、藻类、浮游生物、甲壳类、两栖爬行类等,参赛选手可以提交相关物种的临摹图,也可根据该物种的原貌进行一定程度的艺术设计,但不可改变其基本形态。
作品表现手法不限,使用水彩、水粉、铅笔、粉笔、马克笔、钢笔等绘画工具或电子绘画均可。要求必须是本人原创手绘作品,不可使用AI创作或AI辅助创作。作品提交图片文件,格式为JPEG,色彩模式RGB,单张图片大小在1024PX以内,文件总大小不超过10MB,系列作品不超过3幅。提交作品的同时,需提供物种名和拉丁文名以及其他科普知识,并对作品进行命名。
(二)水生态、水产文化主题海报
设计作品
该类别旨在宣传生生态现状以及文化,增强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保护母亲河-海河的生态健康。参赛选手可于以下两种主题中任选其一进行创作。
1、水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可围绕塑料污染治理、濒危物种重生计划、海洋碳汇可视化、渔业资源可持续等方向展开创作;
2、水产文化主题可围绕水产有关诗词、渔文化等方向进行创作。
作品表现手法不限,水彩、水粉、铅笔、粉笔、马克笔、钢笔等均可,也可采用PS等方法,要求必须本人原创,不可使用AI创作或AI辅助创作。作品提交图片文件,规格1000×780mm,格式为JPEG,色彩模式RGB,分辨率为300DPI,文件总大小不超过10MB,系列作品不超过3幅。提交作品的同时,还需提供海报的设计理念、思路等(在报名表中填写)。
(三)水生动物IP形象(表情包)
设计作品
该类别作品要求构思新颖,主题明确,内容健康,生动活泼,具备鲜明的时代感、亲和感和视觉感染力,力求突出“水生态/保护”主题,以水生生物为主设计卡通形象,充分传达水生生物,水生态特点。参赛选手可于以下两种形式中任选其一进行创作。
1、IP设计作品形象需具有鲜明人格特点,同时具有广泛的延展性,适用于IP形象宣传,并可在媒体、印刷品、宣传资料、展览展会、衍生纪念品等各种宣传和关联产品中开发运用。IP设计作品设计风格、表现形式、使用软件不限,可用插画、漫画、3D等设计手法,最终以平面视觉化展现,要求必须本人原创,不可使用AI创作或AI辅助创作。作品提交方案稿,需包括IP形象两视图(包括但不限于:正面、背面等)及必要的细节说明图,手绘作品请高清扫描上传,高清图片格式为JPEG,色彩模式RGB,分辨率为300DPI,文件总大小不超过10MB,作品名称,设计理念、思路等(在报名表中填写)。
2、表情包作品需为电子绘画,设计风格和使用软件不限,要求必须本人原创,不可使用AI创作或AI辅助创作,作品需提交或一个不少于八张图的表情包套组和一张包含表情包名称的表情横幅(套组图片尺寸为240像素×240像素,每张图片不大于500KB;表情横幅尺寸为750像素×400像素,每张图片不大于100KB;图片格式为PNG,色彩模式RGB,分辨率不做要求,保证清晰度即可),作品名称,设计理念、思路等(在报名表中填写)。
(四)水生态环保科普漫画作品
该类别需围绕水生态科学知识进行单页叙事漫画创作,以水生生物为叙事主体(如鱼类、水草等),通过趣味性角色对话与场景互动,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生动阐释水生态相关科学内容。作品须在一页画面内完整呈现叙事片段,高宽比限定为3:2,采用3至6宫格分镜呈现。画面允许添加科普注释框、动态指示箭头等辅助图示,须确保生物形态准确严谨,禁止出现生物特征过度夸张或失真的情况。
作品表现手法不限,使用水彩、水粉、铅笔、粉笔、马克笔、钢笔等绘画工具或电子手绘均可,要求必须为创作者本人手工绘制,严禁使用AI生成绘图或AI辅助工具。参赛作品需提交JPEG格式图片文件,色彩模式为RGB,单图尺寸不超过1024PX,文件总大小不超过10MB。作品提交的同时,还需提供漫画的创作理念、思路以及相关科普知识点(在报名表中填写)。
作品提交要求
请参赛者在2025年11月11日晚24:00之前将参赛作品、报名表(附件1)电子版以压缩文件包的形式报送至邮箱:2176206402@qq.com。邮件及附件以“姓名+学校+作品名称+作品类别”命名。作品原件需要保留至大赛结束。咨询微信:
作品内容要求
所有作品要求必须本人原创,未在报刊、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公开发表,未申请专利或进行版权登记,未参加过其他比赛,未以任何形式进入商业渠道。作品严禁剽窃、抄袭,且不可使用AI创作或AI辅助创作。参加比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主办方与承办方拥有对参加比赛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展览出版和使用的权利,但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加比赛资格的权利。
大赛流程
1
提交作品阶段
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要求提交作品。
2
初审阶段
组委会初步筛选作品,取消不符合大赛规则作品的参评资格。
3
终审阶段
专家评审团对进入终审的作品进行评审,确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4
人气奖评选阶段
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作品进行线上展示,根据网络投票评选人气奖。
5
公布结果阶段
大赛结果经双方院校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公布。
奖项设置
根据申报作品数量,评选各赛道作品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及人气奖若干,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专家组评委决定最终结果及奖项分配。
联系方式
乔之怡老师
收稿邮箱:2176206402@qq.com
咨询电话(同微信):
附件1.docx
https://mp.weixin.qq.com/s/ae_VZIoTRol4ZVEOTENZ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