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民族文创大赛】京津冀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创交流赛暨第五届天津市大学生民族文创设计大赛作品展示第一季

发布时间:2025-10-16      阅读量:58次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日前,京津冀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创交流赛暨第五届天津市大学生民族文创设计大赛闭幕式在市民族文化宫举行。国家民委教育司、文化宣传司,北京市民族宗教委,河北省民委,市民族宗教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本届大赛以“传承民族文化・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自2024年9月启动,历时8个月,收到来自全国21个省市区105所高校万余名师生提交的4076件优秀文化作品。参赛选手来自汉族、满族、藏族、佤族、水族、苗族、畲族等30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参赛选手1699人,还有在海外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投递的参赛作品。参赛学校、参赛人数、参赛作品、区域规模显著提升。
  “以赛促教学、以赛促转化、以赛促就业”的大赛平台,不断吸引青年才俊汇聚于此,共铸辉煌。
  请欣赏本届大赛提名奖(1/4)部分作品展示:
  提名奖作品展示
  1.《福至蝠来——百福图》
  刘星雨
  《福至蝠来——百福图》作品以“蝠”纹为基础进行构思,用篆体“福”字和一百种不同的吉祥纹样与“蝠”纹同构,呈现新形式“百福图”,“福”字与蝠”纹互为相通,皆可取意绘图,以图表意,与一百种吉祥寓意的纹样相结合,更有“福上加福”的美好寓意。纹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兼具实用性和延展性,可延伸为集福、祈福、纳福、享福等寓意,可做茶叶包装以及系列文创,材质多变,效果不同。
  提名奖作品展示
  2.《瑶香茶語-瑶族油茶品牌包装设计》
  付亚楠
  瑶香茶语-瑶族油茶品牌包装设计,以蓝白为主色调,不仅传达出品牌的沉稳与大气,更巧妙地融入了瑶族传统元素,使得整套设计充满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魅力。八种不同的盒型也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包装插画的设计融入了瑶族传统建筑,服饰等元素,整体设计简洁大方,既传承了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趋势。而品牌标志设计简约大方,与包装设计的巧妙搭配,更是现代包装设计设与民族文话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
  提名奖作品展示
  3.《“满韵八珍”》
  张莹莹刘日钦娜扎凯提·哈力比亚提
  这是关于满族“八大碗”的瓷碗礼盒,凝聚着满族文化的深厚内涵。其器型古朴典雅,图案精美,蕴含着满族独特的审美意趣与民俗风情。这八大瓷碗各具特色,或绘有象征吉祥的图腾,或展现传统的生活场景,见证着满族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盒型借鉴满族建筑轮廓,材质选用环保且具质感者,开启满族风情的精美馈赠之旅。
  提名奖作品展示
  4.《“吉祥如意”鄂尔多斯婚俗系列邮票》
  刘淑雨
  鄂尔多斯婚俗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蒙古自治区内具有典型代表性,我将鄂尔多斯婚礼的步骤转化为插画的形式,结合蒙古族特色纹样,创作出了鄂尔多斯婚俗系列邮票,将蒙古族的文化与内涵展现给大众,更好的传扬了蒙古族特色文化和鄂尔多斯婚俗的独特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内蒙古,了解鄂尔多斯,了解鄂尔多斯婚俗的特色
  提名奖作品展示
  5.《古韵锦礼——蒙古族古如歌文化主题》
  常远
  古韵锦礼“古韵”意为古如歌之韵“锦礼”意为杭锦旗之礼,本系列包装设计以杭锦旗非遗“古如歌”为主题,将古如歌表演场景平面化转译,设计一系列有明显杭锦地域特色的包装,消费者可以获得富有民族特色的产品,更能深刻体验到杭锦旗丰富多彩的文化韵味和草原魅力。包装结合AR技术,消费者扫码后可以通过扫描主题图案,身临其境的欣赏古如歌
  提名奖作品展示
  6.《漓江印象——广西壮族项链饰品设计》
  李沛芳闫鑫月
  “漓江印象”项链设计,灵感源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秀丽的喀斯特山水风光,漓江流域的山水是其代表。该项链将漓江山水抽象成几何造型,两块锆石、两块绿萤石为漓江的山,搭配动感十足的铜镀白金,作为漓江的水;项链的串珠则融合了壮族元素,分别是壮族铜鼓造型、壮族绣球造型、壮锦太阳纹、蝴蝶纹造型。佩戴“漓江印象”,让壮族山水的诗意,点缀你的日常。
  提名奖作品展示
  7.《傣韵》
  戚子润
  一套关于傣族的文创产品
  提名奖作品展示
  8.《藏族元素青稞酒温酒器设计》
  张迅
  该产品设计理念来源于藏族青稞酒酒壶造型元素以及藏地悠久的饮酒文化。该产品为旅游纪念产品,洋溢着古朴与雅致的气息。温酒器整体采用铜材质,壶身精心绘制的牦牛图案象征着藏地的神圣与吉祥。搭配八个以藏族木碗造型为元素的深色小酒杯,每个杯内各绘有象征吉祥的八宝纹纹样,统一放置在浅色木制托盘上。杯底和壶盖上设计了具有祈福意义的经幡五种颜色。整体设计既保留了藏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赋予其实用与观赏性。
  提名奖作品展示
  9.《万事如彝》
  刘军
  本方案是以彝族传统文化纹样中的日月纹,牛角纹和火镰纹三种纹样进行提取设计,再结合明代家具风格的简练从而赋予两种不同文化设计的融合,形成新中式风格。在座椅下方加入牛角纹的装饰造型,扶手则用火镰纹的螺旋形把手以及靠背处的日月纹造型。整体造型简中带繁,看上去稳重又不失灵动。在材料上用白蜡木,其抗腐蚀性强,牢固且易加工。本套家具可作为家用型、商务型和收藏型家具使用。
  提名奖作品展示
  10.《C型玉龙元素下的博物馆导览VR眼镜》
  郭柯欣刘柄秀吕雨蒙赵佳文
  通过对c型玉龙元素的提取进行博物馆VR眼镜导览的文创设计,将文物与智能AI导览眼镜结合在交互,视觉,个性化方面提供服务,有助于推动文化交流,提升公众认知。
  提名奖作品展示
  11.《山海有“灵”瑞兽系列大漆伴手礼盘计》
  安晟辰
  此次设计内容是以山海经中瑞兽部分为灵感来源,以与大漆艺术结合的方式作为媒介,生动瑞兽与璀璨大漆的融合,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来自远古时期的传统文化,同时体会到大漆文化的匠人精神,能够进行文化传播和传承精神,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在大漆礼盘上,它进一步从工艺感,加入设计感,兼具了实用性,做到平整光亮。
  提名奖作品展示
  12.《“殷韵”青铜文创酒具》
  李小鸥
  这款酒具以商周青铜器为灵感,采用型玉材质,运用金银敬工艺打造精美纹饰,融合传分酒馨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墨玉沉稳,金银线条组减对比,体现高贵与典雅。设计既具实用性,又传承了中华古奥美学,展现文化与艺术的巧妙结合。
  提名奖作品展示
  13.《古枣文化》
  梁鑫
  包装以枣红色为主调,融合传统水墨画风格,展现小堤村古枣的文化底蕴与自然之美。设计中巧妙融入古枣树与村落景观,传递出古枣与乡村生活的紧密联系。包装结构考虑实用性与环保性,采用可回收材料,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整体设计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小堤村的乡村旅游和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通过包装设计,小堤村古枣品牌将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提名奖作品展示
  14.《津韵寻遗-天津杨柳青IP文创产品设计》
  宋慧敏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及艺术内涵本次设计围绕天津杨柳青年画吉祥娃娃和门神形象进行衍生设计,在杨柳青门神形开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夸张重塑设计,刻画秦琼、敬德、郁垒及神茶四个形象。杨柳青年画具有特殊人文内涵,蕴含着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次设计不仅注重其外在形式的表现,更充分挖掘设计背后的文化内涵,为非遗文化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本土文化振兴。
  提名奖作品展示
  15.《津城非遗•诞辰贺礼》
  高明祎
  以津城独特的文化遗产与人文特色为灵感,设计创作出三个主题的文创产品。有以景泰蓝为灵感元素创作的“景泰蓝之韵”亚克力抓夹,也有以杨柳青年画为灵感元素设计的“杨柳青娃娃”泳帽,还有为津门诞辰献上的贺礼——长寿面冰箱贴。值此天津建卫纪念日之际,以文化和创意相结合,凸显津门文化内涵,寄托游子的思念。
  提名奖作品展示
  16.《“津沽百年”-津派文化主题插画设计》
  贾惠宁
  天津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热情洋溢的曲艺民俗表演艺术,逐水筑居的历史建筑风貌,巧夺天工的民间非遗手工艺等组成了鲜明的津派文化。本次设计充分挖掘优秀津派文化的典型特征,对天津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形象要素进行梳理,总结出了运河文化、码头文化、民俗文化、曲艺文化、杨柳青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并结合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和审美需求进行创意设计。
  提名奖作品展示
  17.《【盛撵吉光】天津运河文化葛沽宝撵会文》
  成少萍
  画面以葛沽宝撵会为核心,中心绘盛大宝撵,色彩绚丽。人物着传统服饰,欢舞于旁,展现民俗活力。背景融入葛沽特色建筑与繁花,寓意文化传承与生活美好,整体色调明快,烘托出宝撵会的热闹欢快与独特魅力。
  提名奖作品展示
  18.《财神奏乐》
  张晓玉
  本插画作品将中国财神与传统乐器相结合,以现代平面图手法展现,旨在传递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设计理念源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财神象征着财富与繁荣,而乐器则代表着文化的传承与和谐。通过将两者结合,表达了“财富与艺术共生”的主题。
  提名奖作品展示
  19.《梯田云端,哈尼古韵》
  汪琳
  阿者科是国家地理评价的最美古村落,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以古村的建筑特点为logo的设计起点,并将耕作梯田的原貌融入其中。在颜色的选取上,我们参考了村落的原生态颜色。做到阡陌交通,屋舍俨然的居民风貌。
  提名奖作品展示
  20.《汝阳县红薯推介IP与衍生品设计》
  张恩泽
  该设计方案基于河南省汝阳县红薯农产品设计推广项目展开,设计从构建汝阳红薯及配套产品(农产品包装、盲盒玩偶、徽章、红薯园门票、洛阳文旅海报微信表情包等)的IP形象出发,进行品牌形象赋能。以此为设计基点,围绕“地方美食带动地方文旅;地方文旅反哺地方美食”的理念进行系列特色农产品+文旅”的设计延展,以此希望提高汝阳贫困县的知名度和地方特色农产品的销售。
  提名奖作品展示
  21.《基于天津小站稻的I形象设计》
  卢丹莹李思妍
  IP形象以天津小站稻大米为原型,将稻米作为主要元素,取名为“稻稻”。稻稻整体造型简洁圆润,去除不必要设计,加强视觉吸引力,突出其颗粒饱满的特征,同时易于后期IP落地。在形象设计中,稻稻被赋予了拟人化的形象,浓眉大眼,活泼有生气其穿着农田服和草帽,象征着农田和稻米的关联,展现了其勤劳勇敢的性格,肚子上的金色稻谷则表达小站稻大米产量丰厚的特征。
  提名奖作品展示
  22.《宁化府陈醋包装设计》
  郭子玉侯文博
  百年老字号,传奇宁化府,以酿醋的步骤,历史传承为主题,创造出独具特色文化的红色宁化府陈醋,汲取先人智慧之精髓,千年老窖万年槽,发酵槽池,浑然天成,醋香跨越时空,辉煌已立于历史长河,一脉相承,惠泽天下。
  提名奖作品展示
  23.《遗园铜韵》
  李佩怡邱一桐徐嘉旋
  本设计灵感源自圆明园中出土的青铜器,结合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思想,我们设计了一套既具功能性又富含文化意蕴的茶壶与茶盘组合。茶壶仿照圆明园出土的青铜器和瓷器纹样进行设计,采用细长颈、和船样式造型。壶腹部饰以凹凸弦纹进行装饰体现青铜纹样,茶盘整体形态设计成圆形,阴阳平衡。边缘部分设计山形凸起装饰,象征自然与和谐。
  提名奖作品展示
  24.《徽州木雕瑞狮IP形象设计及系列文创》
  李雅琨
  该设计形象“好运狮”来源于徽州非遗——木雕中的瑞狮形象。徽州建筑中,狮子造型用的非常多,“狮”音同“事”,表达人们期盼事事如意的心境。该设计在外形和配色上进行创新,使用Q版形象削弱瑞狮本身的严肃感,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利用谐音并结合中国传统故事形象创作了“好狮发生”系列角色,表达美好祝愿,更容易获得当代年轻人的喜爱。
  提名奖作品展示
  25.《绣彩侗韵》
  张梓妍
  侗族,一个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的交界处。侗族服饰的款式丰富,是侗族文化物化形式的代表,侗族服饰于2014年11月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作品以侗族服饰为主题,通过对侗族女性、男性和服饰制作流程,进行图解分析,本作品主要运用蓝色、黄色和紫色为主要颜色,运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形式表现出侗族服饰独特的美。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JYoKP4FC08kI05CyUUkB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