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贡献力量,现就举办“天食桂顺斋杯”京津冀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创交流赛暨第六届天津市大学生民族文创设计大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01
大赛主旨
以“传承民族文化·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通过深入挖掘提炼我国各民族特色形象、文化元素、标志符号,开发设计文化交流互鉴、融合发展的民族文创产品,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不断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载体。发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推进产品市场转化应用”三位一体的功能性赛事作用,为参赛学生、参赛学校、各类企业搭建民族文创作品服务转化平台,提高大赛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彰显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
02
组织机构
一
主办单位
天津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
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
二
联合主办单位
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三
指导单位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修复与技术研究推广基金管委会
四
协办单位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天津市商务局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五
承办单位
天津市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室
天津市民族文化宫
六
支持单位
天津市桂顺斋食品有限公司
天津市益道公益服务交流中心
天津市橙澈文创工作室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天津市版权协会
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产权交易中心)
天津市广告协会
上海中联(天津)律师事务所
七
主要职责
大赛组委会由主办单位、联合主办单位、指导单位、协办单位负责人组成。主办单位负责统筹推进大赛整体进程,联合主办单位负责各自地区大赛推动工作,指导单位负责牵头组成评委会,协办单位负责在本领域内协助推进大赛相关工作。
大赛执委会由承办单位与支持单位组成,按照组委会要求负责落实赛事具体工作。执委会办公室设在天津市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室。
03
时间安排
(一)赛事发布
2025年9月启动。执委会将与各有关学校单位合作,举办赛前、赛中系列宣教活动,适时举办启动仪式。
(二)作品征集
2025年9月16日至11月30日。设计稿和实物参赛均可,实物参赛作品择优推荐参加市级以上大型展览活动,择优在大学生民族文创设计作品展厅内展览。
(三)作品评选
2025年12月。由评委会采取初审和终审两轮评选方式产生结果。
(四)颁奖总结
2026年5月举办闭幕式和颁奖活动。
04
参赛范围
全国高校在校学生和2024、2025届毕业生均可报名参赛(不限民族),欢迎京津冀各地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地区高校组织参赛。
05
赛事项目
(一)民族文化综合类
以“实用性、时尚性、创意性、文化性”为设计理念,挖掘、提炼、整合民族文化精髓,融入旅游、时尚、科技等元素,以民族符号、民族文物、民族艺术、民族音乐、民族体育等元素为创作题材的各类民族文化创意设计作品均可参赛。
(二)大运河文化与历史
文化名城专项类
运河文化参赛作品要贯彻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战略,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围绕构建京津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开展创意设计,使艺术与时代主题同频共振,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本届大赛设置大运河与沿线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鼓励围绕文物、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等开展设计(注:部分民族文物、非遗项目推荐名单见附件中的“参赛说明”)。
中华老字号重点推荐围绕“天食桂顺斋”企业IP形象、产品及与之相关的衍生品开展文创设计,推动老字号企业年轻化转型。设计需深入挖掘天津食品集团桂顺斋品牌历史,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并配套设计产品礼盒包装等系列衍生品。IP形象需活泼亲切,富有故事性;包装设计应美观实用,具备量产可行性。
(三)活动品牌专项类
1.天津市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吉祥物、奖杯、奖牌、证书。
本届运动会将于2026年5月在西青区举办。会徽要体现天津市民族体育赛事风格和品牌形象,形象鲜明且易于识别;奖杯、奖牌工艺要求精美且符合生产制作要求;吉祥物要以民族体育运动会特点为核心,个性鲜明可爱、可塑性强。
2.“津石榴”天津市城市民族工作品牌专属形象。
创意设计要充分体现民族团结和津派文化元素,主题突出、形象鲜明、风格适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06
奖项设置及奖励
(一)民族文化综合类
一等奖1名,奖金15000元
二等奖3名,奖金各8000元
三等奖6名,奖金各3000元
优秀奖30名,奖金各1000元
(二)大运河文化与历史
文化名城专项类
最佳设计奖1名,奖金6000元
优秀奖若干名,奖金各1000元
(三)活动品牌专项类
最佳设计奖2名,奖金6000元
优秀奖若干名,奖金各1000元
(四)奖项说明
上述各奖项奖金均为税前金额,获奖选手需自行申缴所得税等符合国家规定的税费。作品最终奖项评定数量视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而定,允许个别奖项多出或空缺。
(五)其他奖励
组委会设作品入围奖、最佳指导教师奖、最佳组织单位奖、最佳组织个人奖、组委会特别奖等若干奖项。获奖单位和个人均可获得获奖证书,获奖作品将汇编成册。所有参赛个人均可获得电子参赛证书。
组委会将在历届取得优秀组织奖的高校中选取基础条件优越者,指导开展产学研相结合及通过版权服务推动作品市场转化等有关工作。优先推荐获奖老师和学生参与其他赛事或承接文创作品转化等相关项目。请各高校参照《“天食桂顺斋杯”京津冀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创交流赛暨第六届天津市大学生民族文创设计大赛参赛情况说明》(见附件),认真做好大赛的组织报名工作。
07
参赛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创意独特,版权未出售,含有民族文化元素,作品涉及的文化元素、符号有来源的必须注明,且投稿人应保证其参评作品均未投入生产销售。如存在抄袭他人作品、完全利用AI合成或以其他形式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的作品,法律责任由投稿人自负,主办方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追回已获得的奖励与荣誉。
08
报名方式
(一)
鼓励各高校以集体报名的形式参赛,集体报名单位将获得“最佳组织奖”评选资格,负责老师将同步获得“最佳组织个人奖”评选资格。
(二)
以个人报名的形式参加比赛者,需仔细阅读参赛情况说明及征集公告,按照要求在报名通道链接填写报名信息。
(三)
合作完成的单件参赛作品,合作参赛作者不超过四人,鼓励合作者中有少数民族学生参与。
(四)
个人单独设计作品参赛不限民族成份,以作品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为标准。
(五)
组委会对参赛作品和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凡初审不合格者,可根据反馈信息,将参赛作品和报名信息完善后,在报名截止日期前进行二次报名。
(六)
各参赛团队通过扫描“公益志愿服务交流中心”公众号二维码,在消息页面点击“大赛报名”栏目,填写信息完成报名,该渠道为组委会唯一官方指定报名通道。完成报名后,请随时关注公众号信息,评审阶段开始前,公众号将以推送形式发布“大赛咨询群二维码”,请参赛人员务必入群,方便接收大赛组委会官方通知。(报名咨询电话:
09
作品要求
(一)
参赛作品要有作品简介,内容包括:设计理念、产品定位、制作或加工工艺、使用方法等文字介绍,200字左右,言简意赅。
(二)
提交作品图片,须为JPG格式,分辨率不得低于300dpi,图片版面大小为A3(297mm×420mm)图幅,单张图片不大于10MB。最多提交5张图片,其中1张图片体现作品全貌;其余4张图片要求多角度、有参照物、尽可能体现作品原貌,并标注作品尺寸(长×宽×高)cm、材质等信息。
提交时还需上传PPT展示图片,请将作品效果图分2-3页放置在PPT中,并在备注位置呈现作品名称、作品简介,以便于评审工作开展。(注意:PPT务必以图片形式上传,规格要求与作品图片相同。)
(三)
如果作品有实物成品展现,务必需填写《参赛实物作品登记表》,并于2025年11月30日前将实物作品及填写完整的《参赛实物作品登记表》纸质版邮寄至组委会办公室,登记表电子版以PDF格式发送至邮箱。超过规定时间提交或未注明信息均视为无效实物作品处理。
邮寄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10号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室
收件人:普尔凯提江·居来提
电子邮箱:ssmzgzs@tute.edu.cn
大赛结束后,参赛选手可按报名时约定方式处置作品。选择自行取回方式的需在2026年6月30日前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室领取。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组委会联系沟通。
如处置方式有变化,须在该日期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组委会变更后的处置方式,逾期未取回将认定为“组委会自行处理”。
10
作品权益
主办方在征得参赛者同意前提下,为具备条件标准的参赛作品进行版权登记并提交天津市文化交易所进行市场交易。主办方及支持单位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推广、宣传、展示、出版、使用等权利。如参赛作品进入到生产、销售及二次开发设计等阶段,主办方及支持单位具有优先合作权,并与参赛选手另行签订合作协议。获奖作品在天津市大学生民族文创展厅展览,并在相关文化场所、高校、街道社区、商场巡展以及线上展出,大赛执委会享有品牌展示权。
11
获奖人员权益
(一)
对优秀文创人才择优推荐实习就业的机会;
(二)
对优秀的文创团队提供创意创业平台;
(三)
对优秀的文创获奖作品予以发布宣传;
(四)
对优秀的文创作品进行市场化运作及推广;
(五)
对优秀的文创获奖者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六)
对优秀获奖作品和部分达到标准的作品,提供版权登记并提交国有文化交易平台。
12
大赛相关服务
(一)志愿服务
大赛在各高校和有关单位中招募公益志愿者,参与大赛各项服务工作,计入志愿服务系统,颁发志愿服务证书,搭建服务平台,同时也为学校提供社会公益慈善服务。
(二)法律服务
由大赛组委会提供法律服务,保障参赛人员和作品的合法权益。
(三)文创开发服务
加强对优秀文创作品的市场转化和推介,搭建企业与创作团队的对话通道,提高作品转化效率。
(四)就业服务
大赛组委会联系各类企业和有关单位,适时开展专场招聘活动,为参赛选手推荐就业岗位。
(五)交流服务
大赛组委会为参赛作者提供民族文化宣传、文创设计培训、专家评价指导等交流活动。
(六)宣传策划服务
对赛事、创作团队及作品提供宣传展示、创意策划等服务。
(七)版权服务
大赛为参赛作品提供免费版权登记服务,并在作者授权前提下,对版权作品进行展示宣传,对接企业需求,此外提供版权鉴定、版权维权、版权咨询等相关服务。
131
报名通道
通过扫描“公益志愿服务交流中心”公众号二维码,在消息页面点击“大赛报名”栏目,填写信息完成报名,该渠道为组委会唯一官方指定报名通道。
14
参赛素材
参赛选手可根据参赛素材自行选择相关项目进行创作,在赛后转化阶段,组委会将为获奖作品市场转化搭建沟通合作桥梁。详情及项目简介可关注“公益志愿服务交流中心”公众号发布的即时动态推送。
(一)天津市有关参赛素材
(二)北京市有关参赛素材
(三)河北省有关参赛素材
https://mp.weixin.qq.com/s/j6adM03NE5kzBXuZBz2q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