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际学生高层建筑设计竞赛结果公布

发布时间:2021-03-06      阅读量:10458次     

  竞赛介绍
  高楼作为一座标志性雕塑与周围环境隔绝的时代即将结束。设计师有责任确保这些永久性的城市结构足以面向未来的城市以应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挑战: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大规模城市化;气候变化;环境退化;社会、政治和经济变化;以及无数技术创新的迅速推进。
  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未来依赖于城市密度的集体利益,减少土地消耗以及设备和运营水平分散的城市所需的能源。现在,高层建筑必须成为创造更高密度的工具,不仅仅是通过净高,而是通过连接城市的多种层次。传统上仅限于地面的有形城市基础设施、流通、绿化和城市功能,理想情况下都会继续向上进入建筑物,这样建筑物本身就成为城市的延伸:二维水平城市平面的一部分垂直翻转。
  第九届CTBUH国际学生高层建筑设计竞赛于2020年10月14日结束,本次比赛旨在探索“高层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CTBUH要求参赛者除了探索场地的文化、物理和环境变量外,还要找到新的方式来解决高层建筑与其城市环境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建筑如何应对全球问题。
  在250个参赛项目中,有5个项目入围。下面请欣赏5个获奖的项目。
  竞赛获奖项目
  第一名
  #垂直坟墓的关键方法
  Nikita Klimenko(耶鲁大学)&Nikita Shpakov(白俄罗斯国立无线电与信息技术大学)
  本设计提出了一个可负担得起的高层墓地塔,来解决市区墓地空间不足的问题,并建立一种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尸体储存地点,并且是可复制的参观传统的神社花园。
  这座塔是连续的,由梯田景观被分割成亲密的高层庭院。塔的稳定性是由于灵活的外骨骼和核心柱作为设计的一个元素被暴露出来。建成后,塔将扩大容量毗邻青山公墓8万平方米,是它的三倍。
  东京住宅区的墓地空间是典型的小而分散,这使得它不可能建立一个大的跨越城市墓地,或扩大在现有的地方。在具体设计上,一方面,塔是一个天然的视觉垂直。从另一方面,绿色的宝塔状塔与公园和高大的神龛相呼应向北,最后,延续了附近的绿色平台的诗意。
  第二名
  #透气密度
  Allen Lai(建筑联盟学院)
  本设计场地紧邻维多利亚港,四周环绕其他新开发项目和工业建筑。平台的几何形状是由所需的行人塑造的,它在街道上提供了荫蔽的人行道。塔的削弱允许更多的日光渗透邻近的建筑物。
  同时分割塔楼,炸毁楼面平面图使内部环境自然通风,增加对局部地区的降温效果。并且塔内所有单个单位都是双重的,允许交叉通风。立面的推拉设计也创造了私人露台,为单位提供额外的遮阳,和分解强风带来更舒适的微气候阳台。去中心化共享程序允许真正多功能,达到垂直整合绿色空间的目的。
  第三名
  #Medi Hubs
  Karan Sharma(卡尔加里大学)
  随着冠状病毒在美国蔓延,各国领导人担心医院的床位将开始告罄。现在,医院需要特殊的房间来隔离患有传染病的人,比如冠状病毒被称为负压室。
  Medi Hubs是一个快速部署的医疗摩天大楼,其设计是为了响应当前的病毒大流行。这个想法是为了创建临时的结构,可以像传统的那样快速部署医院的帐篷,但有高度的生物控制防止病毒的传播,为治疗患者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这也有助于增加医疗服务。
  这种建筑模式允许该摩天大楼在很短的时间内应对疫情,减轻了现有的健康负担护理基础设施。所有的单个盒子都是在工厂预先制造的,不需要额外的时间。
  第四名
  #天空巷
  He Jin&Chanjuan Wang(大连理工大学)
  快速城市化和过多的人口,造成北京的老胡同被取代为高楼建筑和集体住房,城市的文化场地也被一定程度的摧毁。该设计天空巷致力于解决越来越多的移民和集体住房空间的矛盾。
  天空巷由集成胡同空间分成高层建筑的垂直的方式呈现交通,垂直高层交通空间建筑,是一个内部能够漫游、沟通、自营店铺、历史悠久的商店和街道组成的空间,是一个尝试新型天线社区。
  第五名
  #重新种植
  Jainam Jain&Urmi Panchamia(阿迪亚建筑学院)
  印度首都德里正经历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由于该地区被碳烟雾笼罩,居民和农业社区遭受了损失。由于空气污染,农田里的庄稼都变黑腐烂了。农场也容易受到洪水和野生动物的袭击,从而使农民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被迫转移了他们的收入来源,农业社区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本设计的意图是重新思考城市化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并帮助居民和农业社区。这是一种将被遗忘的自然带回到生活中的方法。该设计设想了一个垂直的方法,将农田、山脉、湖泊和茂密的森林由三座塔楼从中心连接起来,形成城市森林,将人与自然联系起来。
  文章来源:建道海外设计课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www.cqcb.com/dyh/culture/dyh5841/2020-10-26/3176674_pc.html